查看原文
其他

罗湖,已经被深圳甩出N条街了?

圳长 深圳客 2019-05-15


圳长一直认为,将不到40岁的罗湖称为“老罗湖”,是一种出于城市功勋的尊称。


直到看到2018年深圳各区的GDP排名,圳长才发现罗湖是真的“老”了。



2018年深圳各区GDP排名——(单位:元)

1、南山区:5018亿

2、龙岗区:4200亿

3、福田区:4150亿

4、宝安区:3832亿

5、龙华区:2400亿

6、罗湖区:2300亿

7、光明区:935亿 

8、坪山区:700亿

9、盐田区:630亿 

10、大鹏新区:350亿



在这份排名中,令人震惊的不是华为护体的龙岗“干掉”了福田,而是罗湖竟然在全市只能排名第六——经济发展第二梯队垫底,甚至不如南山的一半。


图:晶报



改革开放初期,如果说深圳是中国的窗口,那么罗湖就是深圳的代名词。那时候,从蛇口、南山、福田等居民去罗湖,都要说自己“去深圳”,因为罗湖即是深圳,深圳就是罗湖。


在这块热土上,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中国第一家期货市场,中国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中国最大的农贸批发市场,国有四大银行中,工商、中行和农行的深圳分中心都设在罗湖,全世界最大连锁百货业公司“沃尔玛公司”也在这里落户。还有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闻名全国的"深圳速度"是在罗湖的国贸大厦率先创造出来的。


直到2011年京基100封顶时,它与地王大厦、万象城组成的高端金融商圈,依然是深圳的地标级存在,是当时大多数深圳有钱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标的。


这些,都是身为罗湖人的骄傲。可为什么如此优秀的罗湖,如今还是被高速发展的深圳“甩出N条街”?


罗湖,到底怎么了?



原因1:香港不“香了?


深圳与香港隔着一条深圳河。河最窄的地方,就在罗湖。我们必须承认,深圳最早开发的中心选址罗湖,很大程度上是因香港的存在。


1950年,罗湖口岸建立,它在此后40多年时间里,都是大陆和香港连接的唯一陆路通道,如今也依然是深圳客流量最大的口岸。加上罗湖火车站,这里成为了深圳人乃至全国人来往香港的必经之地


▲当年旅客过关的场景。图:南都



罗湖也正是凭借助口岸之便,以及大量的土地和廉价劳动力,吸引香港人投资、建厂、买房,让大量的港资蜂拥而至。


传闻当时深圳最好的工作之一,就是在罗湖口岸开出租车,往来接送香港老板前往东莞、深圳各地的工厂。伴随而来的,是罗湖的酒店、商贸、娱乐等第三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港元也一度成为深圳的“硬通货”。


然而从90年代起,随着皇岗口岸、深圳湾口岸等多个通关口岸的兴起,以及“三来一补”企业的外迁,两座城市经济体量急速缩小。香港这个地理优势对罗湖而言,已经越来越不明显




原因2:无地自容?


对于罗湖而言,土地是不可言说的“痛”。


在深圳最早开发的时候,罗湖并不是第一选择,因为最早的罗湖遍布山岭、沟壑纵横,且水患频仍,并无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地利之便。直到1981年,横亘在罗湖桥边的罗湖山被铲平,罗湖区腾出0.8平方公里的宝贵用地,深圳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由此开始。


▲曾经存在过的“罗湖山”



由于早期缺乏城市规划,罗湖的土地很快就“饱和”了。这时候,“条状”的城市决定了深圳不可能像北京上海一样,以罗湖为中心,一环一环的扩大城市。所以,城市建设的重心只能平行转移。罗湖往南是香港,往东则是水库和梧桐山,往北是银湖山,唯独往西,是大片平原——福田,一路向西的深圳自此开始。


为什么罗湖不能“自力更生”,整合出土地继续大力发展呢?首先,罗湖已经在那短短的几十年间被过渡开发,没有留下足够的土地用来调整发展,福田还有市中心一大片土地,而南山宝安更能“填海”求地。


另外,相对于其他区域“干干净净的土地”,罗湖进行城市更新的成本太大,效率太低。罗湖也不是没有努力过,但木头龙、华润湖贝等项目都难以快速推进,连明星项目鹿丹村可是花了18年才完成蝶变,而罗湖如今不到40岁。




原因3:硬件不硬?


有网友曾细数罗湖的五宗“最”:


深圳哪里最拥挤,罗湖;

哪里道路最窄,罗湖;

哪里道路最曲折,罗湖;

哪里人口密度最大,罗湖;

哪里停车位最少,还是罗湖。


传闻,罗湖最早的城市规划是参考香港来做的。如今我们在罗湖走上一圈,也可以看到不少楼宇的设计是参考香港的建筑风格,包括底商、店铺的设计等等,都有着浓浓的“港味”。


从1980年代直至如今,罗湖区的建筑密度越来越高,城区新旧楼宇密布,相比后开发的其它区遍地的摩天大楼,罗湖的老楼看起来似乎是有那么些许“寒碜”。就连罗湖人都称它们为:老破旧


上班族也对罗湖的老写字楼印象深刻——层高不够,电梯老化,采光不够。还有,罗湖路网规划落后,慢行系统不完善,智慧交通建设有待提升。特别是大量的地下“隧道”,又深又黑,好多人进去都迷路了。



在城市配套上,罗湖虽然有几个小初名校加持,但高校资源为零;区域内的医疗资源也被福田南山所赶上;而大剧院多年不变已经无法吸引一线明星及高档海外演出团体的青睐,远不如春茧和宝安体育馆。


落后的市政建设,使得效率更高的企业被挤了出来,蔡屋围金融圈多少企业这几年搬到了福田。反而是那些不靠效率赚钱的行业活了下来——娱乐和餐饮。




原因4:产业单一?


但即便“落后”,罗湖依然是深圳的消费中心。


在2018年里,罗湖的经济数据里有一个数字特别亮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300亿元,远超过了GDP总量的一半。


这里不仅有万象城这样的全国商业标杆,也有东门商圈这样的批发市场,还存在着大量的美食餐饮,以及洗脚按摩桑拿休闲会所等等。



可试问一句,不住罗湖的深圳人,有多久没去罗湖了?这并非我们没有购买力,而是罗湖的消费中心地位动摇了。


且不说如今是网购时代,而是深圳其他区都有很多高大上的大mall,海岸城、欢乐海岸、coco、万象天地、壹方城....而且,这些商圈的品牌大多同质化严重,家门口的商业都逛不完,还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去罗湖消费呢?


所以,比起福田的金融,南山的科技,罗湖的商贸无论是从利润率还是全国的竞争力上都处于劣势。


同时,罗湖其他的产业也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在深圳近十多年来的科技创新浪潮中,罗湖没有扮演什么重要角色,几乎所有创业者都扎堆福田和南山,落户在罗湖的创业者寥寥无几。


还有深圳五大总部基地的规划,除南山福田外,连龙华都占有一个(深圳北站),但罗湖这个商务贸易、金融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总部经济最成熟的地方,却一个都没有。




综上所述,发展空间饱和、土地资源难以为继,早期规划落后、基础设施后天老化等一系列问题,是罗湖如今相对“落后”的原因。


幸好,罗湖的“落后”是相对的,主要是深圳其他区域发展得太快了。而且即便放到现在,罗湖区依然拥有良好的生活配套,方便的地铁、稠密的公交、良好的医疗,优质的学区,繁华的商业,富有生活气息。


“老”不是借口,比罗湖老的还有很多。北京的朝阳区、海淀区;上海的黄浦区、静安区;广州的越秀区、天河区;香港的港岛和九龙;它们同样有很多老房子、破旧的街区和老化很明显的基础设施,也照样老而弥坚。



加油吧,罗湖!



留言区聊一聊

你认为罗湖“落后”的原因是?




【圳长原创 | 欢迎转发 | 未经许可 | 谢绝转载】

想勾搭宇宙最酷深圳客,请联系圳长

○个人微信:szkzz0755

○ 微博@深圳客Shenzhene

张思平:深圳的高房价,还管得住吗?

王石:我们为什么崇敬褚时健

深圳,你在大湾区里排第三?

中国需要北上广深,中国足球更需要北上广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